一、水垢成因: 因冷却水大多数含有钙、镁离子和酸式碳酸盐,当冷却水流经金属表面时,有碳酸盐的生成。另外,溶解在冷却水中的氧还会造成金属腐蚀,形成铁锈。由于锈垢的产生,换热效果下降,严重结垢时甚至会堵塞管子,使换热效果失去作用,不得不在壳体外喷淋冷却水处理。研究数据显示水垢沉积物对热传输的损失影响巨大,随着沉积物的增加会造成能源费用的加大。
二、清洗工艺 长期以来传统的清洗方式如机械方法(刮、刷)、高压水、化学清洗(酸洗)等在对设备清洗时出现很多问题:不能彻底清除水垢等沉积物、酸液对设备造成腐蚀形成漏洞、残留的酸对材质产生二次腐蚀或垢下腐蚀、最终导致更换设备。此外,清洗废液有毒,需要大量资金进行废水处理。
清洗方法:
(1)循环清洗:在线针对换热设备进行循环清洗;普通设备3-5小时完成,大系统不超过12小时。
(2)浸泡清洗:对于一些体积较小的冷凝器、可采用浸泡的方法4-6个小时。
(3)喷淋清洗:对于表层大面积结垢的板式设备 ,可以用喷淋的方法清洗。 清洗工艺及相关注意事项:
1. 隔离设备系统,并将冷凝器里面的水排放干净。
2. 采用高压水清洗管道内存留的淤泥、藻类等杂质后,封闭系统。
3. 在隔离阀和交换器间装上球阀(不小于1英寸=2.54厘米),进水和回水口都应安装。
4. 接上输送泵和连接导管,使清洗剂从冷凝器的底部泵入,从顶部流出。
5. 开始向冷凝器里泵入所需要的清洗剂(比例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)。
6. 反复循环清洗到推荐的清洗时间。随着循环的进展和沉积物的溶解,反应时产生的气体也会增多,应随时通过放气阀将多余的空气排出。随着空气的排出,冷凝器内的空间会增大,可加入适当的水,不要一开始就注入大量的水,可能会造成水的溢出。
7. 循环中要定时检查清洗剂的有效性,可以使用PH 试纸测定。如果溶液保持在PH值2-3时,那么清洗剂仍然有效。如果清洗剂的PH 值达到5-6时,需要再添加适量清洗剂。最终溶液的PH值在2-3时保持30分钟没有明显变化,证明达到了清洗效果。
8. 达到清洗时间后,回收清洗溶液。并用清水反复冲洗交换器,直到冲洗干净至中性,用PH试纸测定PH值6~7。
9. 完成清洗后既可开机运行。也可以打压试验,看是否有泄漏现象。如果有泄漏,可以采用高分子产品进行修复保护,并且可以大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。
10. 设备稳定后,记下当前的介质过流量、工作压力、换热效率等数据。
11. 比较清洗前和清洗后数值的变化,就可以计算出该企业每个小时所节省的电费、煤费等生产费用及提高的工作效率。
以上是劳夫给您的经验分享!